永动
2025.01.04-2025.02.23
出品人:苏芒
刘娃(1994年)是一位多媒介艺术家,通过影像、绘画、交互装置与虚拟现实等,探究人类、自然与科技之间相互渗透的边界和权力关系,创造引人入胜的多感官体验。她毕业于耶鲁大学人类学与艺术双专业荣誉学士学位、麻省理工学院艺术文化与科技硕士学位,现工作生活于纽约与北京。她研究式的影像透过多物种的视角,剖析人类的野心、科技与地缘政治正在如何改造整个地球的现状与未来。她的绘画充满离奇的想象和悬念,敏锐地捕捉人与其他物种在当下气候危机中的较量和共生,身临其境地探索不止于人的多维世界。她基于神经科学和后人类主义而创作的脑机交互装置,追问科技对人的欲望和情绪的预测和影响。
刘娃近期的个人项目包括:“狂幻之野”,龙美术馆,上海,2024;“末日告解”,歌德学院,波士顿,美国,2022;“《伽玛花园》公开展映”,麻省理工学院美术馆,剑桥,美国,2022;“午夜魑魅”,Cc艺术中心,中国,2021;“月乳”,没顶画廊,上海,中国,2020;“月乳”,上海廿一当代艺术博览会,上海展览中心,上海,中国,2019;“Glimpse”, Asia Now,巴黎,法国,2019;“Glimpse: a passing look”,Sabsay Gallery,哥本哈根,丹麦,2018;“Still”,Arts First Festival,哈佛大学,剑桥,美国,2017;“Tree of Life”,行为表演,耶鲁大学,纽黑文,美国,2015。
重要群展包括:“城市流体”,武汉双年展,武汉,2024;“合金时代——保时捷中国青年艺术家双年评选特别邀请展”,富艺斯亚洲总部,香港,2024;“50——90:龙美术馆十周年特展”,龙美术馆,上海,2024;“跨界:可能与回响”,余德耀美术馆,2023;“幻方:艺术与文学的互映”,北京艺术双年展,北京友谊商店,北京,中国,2022-23;“十章故事与五篇诗”,2020釜山双年展,釜山,韩国,2020;“非物质/再物质”,UCCA北京,北京,中国,2020;“Digital Dreams”,爱默生学院,波士顿,美国;“愈”见新境——2018-2019保时捷“中国青年艺术家双年评选”获奖者作品展,TX淮海,上海,中国,2020; “亚洲数字艺术展”,北京时代美术馆,北京,中国,2020;“预言学家”,万营艺术空间,石家庄,中国,2020;“正在加载中”,2020 ART POWER 100 无界艺术季,昆泰·嘉瑞文化中心,北京,中国;“保时捷中国青年艺术家双年评选2018-2019”,北京展览馆,中国北京,2019;“Enter”,Refshaleoen,哥本哈根,丹麦;2019;“变量与供养”,没顶画廊,上海,中国,2019;“第六届广州三年展 – 加速的未来”,广东美术馆,广州,中国,2018;“After Sunset”,Galerie Liusa Wang,巴黎,法国,2018;“锡人的心脏”,木木美术馆,北京,中国,2017;“全球定位”,乔空间与油罐艺术中心,2017;“Art Above the Sofa: Next Generation”,纽约,美国,2017;“艺术理想国”,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中国,2016;“艺术中国汇”,贾维茨会展中心,纽约,美国,2016;等。
凤凰艺术,文/于奇赫
刘娃与鲍杨从个人感知的线索出发,通过回望历史,在看似平常的事物中发现新的趣味;在影像视角不断的切换中,将无数的生命体验缀合为一件充满思考的作品。可以说,两个人同时抵达了《午夜魑魅》,在植物召唤出的平行空间中进行着一种共时性的创作。
艺术新闻,文/陈希崴
刘娃以此向观众呈现人与自然间亟待协调的矛盾,在她看来,作品中的情景不仅仅是对现实的反映,更是一种对未来的预警与思考,“我希望通过艺术创作传达一种去中心化的理念,降低人类的自我重要性,并打开有限的人类视角,意识到万物平等共生、相互影响的状态,从而回归一种更加开放、包容的生命态度。”刘娃人类学式的观察和创作方式,某种程度上呼应着女性主义科学家唐娜·哈拉维(Donna Haraway)“种际共生”(sympoiesis)的观念:“包括人类在内,生物都是彼此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我们迫切需要学习或重新学习如何变得更加关心、更加警觉、更加拥抱惊喜,掌握生命和死亡的艺术,实现多物种的共生、协同进化和协同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