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视景观:一段关于所有权的旅程

2021.12.04-2022.08.14

  • 地点:
    UCCA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沙丘
  • 艺术家:

九位艺术家以场域特定创作对风景作为媒介展开多角度探讨,为审视人与自然、自我与世界的关系打开新的视野。

2021年12月4日至2022年8月14日,UCCA沙丘美术馆呈现群展“后视景观:一段关于所有权的旅程”,汇集九位艺术家基于各自研究和实践的场域特定创作,由风景的表征入题,通过绘画、版画、雕塑、影像、装置和行为表演等形式,将旅途和日常生活中所见的景象纳入到更为宏大的关于自然、经济、文化和政治的全球制景秩序中探讨,试图在景色的交叠与对话中,揭示世界的内在联结与权力博弈。参展艺术家包括:瓦希柯·查赫齐亚尼(Vajiko Chachkhiani)、刘雨佳、覃小诗、艾丝利·乔乌肖鲁(Asli Cavusoglu)、沈莘、苏郁心、苏予昕、王卫、钟云舒。“后视景观:一段关于所有权的旅程”由UCCA策展人方言策划。

一片风景被谁拥有?是土地的所有者,还是不经意将景色尽收眼底的游人?作为媒介的风景,本身包含了我们认识世界时脑海中产生的或远或近的画面,而这些画面背后是否暗藏着世界的真正秩序?若旅程可以成为思维转化的过程,我们是否能在一趟被经验预设的旅途中放慢脚步、诗意潜行?在本次展览的九位艺术家眼中,风景不再是通常意义上承载某种形象、行为或叙事的环境或场景,而是一种经过编码、具有内在文化表述与意义的特殊媒介。艺术家们以各自的创作实践跳脱出对风景概念的既定认知,透过风景或风景生成的图像,聚焦主体“观看”在图像生产中的作用,通过自然、经济、历史、社会、文化和美学等层面的议题,从不同角度对构建风景背后隐匿的所有权提出诘问。

艺术家对风景作为媒介的探讨,也为我们认知人与自然、自我与世界的关系拓展了新的可能。如何审度全球视域中的风景?又如何思考我们所在的世界以及生活于其中的我们?彼德·斯洛特戴克(Peter Sloterdijk)的全球化论述提供了一个更为宏观的视角。他曾在《资本的内部》中指出,地球曾是一个在人类的想象中不断被重新探索发现的自然球形天体,在经历了近代的殖民主义发展及欧洲国家的扩张之后,又在战后随着电子信息科技演进及卫星在地球轨道的建立,迎来一个被媒体环绕(甚至数字化的)全球化时代。当下趋于一体化的资本世界仿若一个巨型温室——恰如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水晶宫”隐喻——逐渐把原本处于外部的一切都吸纳到内部空间之中,并依靠“舞台”布景制造出的愉悦幻觉,对这个景观社会内部的人们进行经济化和商品市场标准化的统一规训,维持着资本工业严密而高效的运转。超高速的全球化令人们丧失了近代曾有的对世界之广袤的感知,逐渐将真实的地球去空间化。而在一个加速时代,受欲望所驱的人们密集地互动,萦绕其间的心醉神迷和亢奋,亦与保罗·维希留(Paul Virilio)所言的某种当代集体密集恐惧症不无共通之处。事实上,维希留认为,失去生存基本所需“生命尺度”空间的我们,在全球化的拥挤焦虑之中,成为漫无目的持续逃离的“荒凉游客”:“快乐移民”为了逃离电子屏幕中的互动,涌向风景美好的旅游景点;而“悲伤移民”,则被迫逃离这些他们无法赖以生存的观光胜地。

后疫情时代全球区域的断链,并不意味着系统内在联系的消失。在当下社会复合现实的层层包裹下,我们能否在自身的旅行中,穿过易于沦为某种美学欣赏对象的风景,怀着对其历史、政治及美学层面应有的警惕性,通过“本真”摆脱记忆的商品化所带来的消费之虚空,并抵达对主体意识的真正拥有?本次展览中,九位艺术家分别从风景的不同角度切入,探讨景色和图像背后包括劳工、移民、居住、旅游、领土、种族、生态在内的种种议题。沈莘以全球变暖引起的环境变化为背景,探讨了岛屿由农业生态向旅游生态转型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后殖民语境中个体经历的不平等。苏予昕延续了对风景画绘图技法的观察,以及对颜色媒介的地质考古学研究,将个体回忆与时代更迭中的民族融合串联叙述。瓦希柯·查赫齐亚尼通过对位于阿布哈兹的一栋废弃建筑的挪用,探究被都市社会抛弃的个体,以及他们身处私人领域的心理机制。艾丝利·乔乌肖鲁则利用自然材料及其物理隐喻,在生物入侵繁殖、人口激增及城市区域士绅化现象的相似性之外,摸索土地、海洋领地之间的某种“边界”。苏郁心质疑通过传统仪式和民间传说诠释自然的人类中心叙事逻辑,并进一步对地景如何在历史上被构建这一问题进行发问。刘雨佳围绕深埋地下的历史宝藏与作为东方文化象征的玉石,展开关于远征、旅行与发掘的叙事,并在风景叠置中探寻自然地貌与城市景观的巨大变迁,以及逐渐消逝其中的文化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