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 Liang: Newman
2023
Text / Ken Adams
Text / Ken Adams
Text / Shanyu Zhong
2015
By Dan Munn, UK Now
AQNB
ArtReview
By Mark Rappolt, ArtReview
By Qianfan Gu, Artforum International
By Maddee Clark, The Saturday Paper
Artist Shen Xin says the layering of desire, bondage and labour in Hito Steyerl’s video Lovely Andrea has deeply informed their understanding of image.
By Zoe Meng Jiang, Art Asia Pacific
没顶画廊于2021年11月10日隆重推出徐震®个展“3两可爱,一斤伟大”。在临近展览开幕之际,我们准备了一系列问题,和徐震聊了聊此次展览的创作思路和新的想法。
王梓全在上海没顶画廊的个展“空气动物”延续了他此前对虚拟和现实之间往复问题的关注,但在媒介上做出了很大调整。作为这次展览的核心组成部分,穿越机(FPV, first-person view drone),即第一视角竞速无人机,在搭建的管道中穿梭飞行。管道内部,艺术家配置了不同“材料”,包括两名表演者,并借助无人机上摄像头实时传输的信号,把机器整个飞行过程的“主观视觉”展示出来。本文中,王梓全分享了他的创作体会,同时讨论了艺术的材料性、主客关系、内外关系,以及偶然性。
王凯梅评丁力个展“抑制热情”
缪子衿评王梓全个展“空气动物”
受 RADII CHINA(关注中国青年文化的独立英文内容平台)邀请,艺术家夏诚安接受艺术作者Tomás Pinheiro专访,深入分享自己从平面设计转向艺术创作的历程,对中国低俗文化的挪用和兴趣,以及如何面对不同地域背景的观众等等。
陈英个展于2022年7月8日在没顶画廊正式开幕。杨紫从陈英作品的色彩和形式入手,着眼于他的创作如何回应时代,提出他所描摹的实际上是一种标准化秩序,并最终指向对于视觉审美权力的反思。
陆兴华评汪建伟个展“行于泥浆”
《ArtReview Asia》2022年冬季刊邀请艺术写作者李素超,撰写李汉威2022年两场个展“新绘画”和“新传播”的英文评论文章。
杨扬首次个展“显现”于2023年3月4日在没顶画廊开幕。在与画廊进行的如下对谈中,杨扬将自己的抽象绘画描述为一种“跨时间、跨地域的文化拼贴”,并介绍了支撑其表达的材料研究方法论。
傅斯特同名个展“傅斯特”于2023年5月6日在没顶画廊开幕。在与画廊进行的如下对谈中,傅斯特将自己绘画的视觉特征描述为一种“有机抽象性”——对于存在物状态的直觉想象而创造出的一些处于“中间状态”(过程中)的有机形体。
边云翔首次个展“河西闻记”于2023年5月6日在没顶画廊开幕。此次展览中,艺术家边云翔以影像三部曲的形式共同呈现出人类社会一种近似“动态的停滞”的永恒对抗状态。在与画廊进行的如下对谈中,边云翔进一步解释了这种永恒对抗于当下的意义以及作品中的技术美学。
贺潇评傅斯特:从意识屏幕到画布的转译之路
刘成瑞个展“终极社畜”于2023.7.8-8.26于没顶画廊展出,不间断地呈现现场行为表演,并以此串联起展出的文本、影像、摄影和绘画作品。在与画廊进行的如下对谈中,刘成瑞具体阐释了他通过作品所探寻的精神和现实的冲突,以及两者必须和解的复杂现实。
莫少龙个展“黑客、伤员,乞丐,信徒”于2023.7.8-8.25于没顶画廊展出,艺术家用肖像画描摹数字时代群像,通过刻画人物面部,述说个体在数码强权中的迷失与撕裂。在与画廊进行的如下对谈中,莫少龙具体阐释了他通过作品完成属于这个时代的心理建设,与此同时,探索虚拟-现实画面的转译与笔触如何共同构成肖像绘画的当代表述。
刘成瑞与戴陈连:行为艺术的当下
刘成瑞撰文记录驻守画廊,表演行为期间的日常随想与阅读摘记,进一步阐释灵魂与肉身,“终极”与“社畜”之间撕裂又相互依存的关系。
艺术作者、策展人夏天撰文评论莫少龙个展“黑客,伤员,乞丐,信徒”(没顶画廊,2023.7.8-8.23)。
“莫少龙在软件操作与绘画创作之间的连接所回答的是数字时代绘画的一个难题:如果在屏幕中就可以完成,那么,画家为什么又要将它画出来呢?”
策展人孙啟栋评群展“绘画需要什么样的我们”
群展"意外之歌"于2024.1.12-3.2于没顶画廊展出。在与画廊进行的对谈中,参展艺术家阐述了自己创作的脉络与方式以及当下所关注的议题。本篇访谈为下篇,包含艺术家钱倩、商亮、邵丰田、施意、田翊、王也。
群展"意外之歌"于2024.1.12-3.2于没顶画廊展出。在与画廊进行的对谈中,参展艺术家阐述了自己创作的脉络与方式以及当下所关注的议题。本篇访谈为上篇,包含艺术家陈孟涵、陈若璠、陈英、傅斯特、黄龙、李可津。
在2020年与徐震、陆平原进行的深度对话中,周子曦谈及他在时代的更迭、艺术的演进和科技惊人发展的当代背景下,如何思考自身与绘画、与世界的关系,以及如何诉诸画面、如何逐渐构建了个性化的表达。
artnet评冯至炫
一条艺术评冯至炫“支配者”
对谈|artnet&丁力
国家美术·专题丨丁力:轻绘画
artnet评丁力“抑制热情”
artnet评陈英同名个展“陈英”
杜可柯评“沈莘:一,至河漫滩”
陈玺安评“沈莘:一,至河漫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