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沙

2024.11.11-2025.05.31

  • 地点:
    敦煌当代美术馆
  • 艺术家:

展览“鸣沙”是艺术家杨振中受敦煌当代美术馆的委托,前往敦煌参与艺术驻留的项目成果。项目驻留期间,杨振中所及之处不仅包括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鸣沙山、玉门关、雅丹等一众著名自然、历史和人文遗存,以及被誉为当代敦煌新地标的亚洲最大光伏发电站“首航高科敦煌熔盐塔式光热电站”,秦家湾村、张家村、敦煌工匠馆、农耕博物馆等散落的自然村落和在地小型博物馆,也进入到艺术家的研究视野之中。

敦煌是中国千百年来展现社会、历史、人文、艺术和宗教最宏大和系统化的视觉美学公约数,任何以敦煌为样本的“命题作文”创作,对于艺术家而言都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前后历经近三个月在上海与敦煌之间的往返,杨振中最终选择以他习惯的艺术语言和观念,展开对于敦煌的观察和写生。通过一以贯之诙谐幽默和隐喻的姿态,杨振中将敦煌之“大”与日常生活之“小”并置并进行转化和再利用:展览中三件不同创作时期、语境和背景的作品,是艺术家对于日常普通而庞大的集体画像的三种不同侧写,通过录像、声音和装置的形式赋予敦煌以更为直接和具体的现实意义,也展示了当代艺术对于传统文化的创新思考和艺术探索。

双通道录像作品《鸣沙》是观众目光所及的第一件作品,也是杨振中为驻留项目进行的特别创作。不同于影像艺术通常采用的横向画面格式,两块巨大的竖屏提示了当下所处被智能手机创造的新图像时代:手机已成为人们不可缺失的电子器官,由短视频文化泛滥引发大规模的视觉爆炸,使我们在获得视觉红利的同时,却造成在文化认同和道德层面的模糊边界地带。作品左屏画面中的素材大部分摄制于鸣沙山景区,艺术家以纪实拍摄手法,不经意记录下敦煌大漠中那些千奇百态的游客身姿——身着敦煌壁画中各类风格服饰的游客,在摄影师的指导下摆出壁画中不同的经典人物造型。在另一屏,截选自敦煌洞窟壁画的图像以传统中国画卷轴的观看方式被缓缓展开,扫描着其中人物、建筑和风景等细节。双屏间在节奏和内容上的隐约呼应与对照,瞬间形成了一种微妙的联动关系。而在文旅产业化的大背景下,包括敦煌在内的文化遗产被转化为带有实用主义属性的社会景观符号,简单的“模仿”成为普通人理解敦煌这类“圣神样本”最容易的方式与路径。

处于展厅中心位置的声音互动装置《回响》,是杨振中在2006年旧作《我有一个梦》基础上的版本更新,并在展览语境中产生出新的艺术语义。艺术家布置了一座演讲高台,观众通过台阶步向高处,朗诵的声音被演讲台上的话筒所捕捉。相较于2006年时利用电脑变声软件的简单处理,《回响》使用了人工智能(ChatGPT和RVC模型)技术,观众说话的声音被转化为十个采样于不同年龄段和性别的真人声源,并以忽略不计延时方式同步播放,形成带有共振和人造的群体回响。一股庞大的、无法看见但可被强烈感知的力量铺面而来,回荡并包裹住处于展厅内每一个人。那一刻,台上发言人的语言本义已被“消解”,被人为制造出的群体声音在带有仪式感般的重复中所替代,来自高处的声音在说什么已然不再重要。

展览尾声陈列了艺术装置《工具》,则是杨振中对其2020年《现形》作品系列的延续和变体。艺术家在《现形》中对劳动主题的关注并产生对社会生产关系的探讨,是他近几年来作品观念的核心,只是《工具》的材料从坚硬而脆弱的大理石变为坚韧却廉价的劳动生产工具。正如劳动是杨振中创作中容易被忽视的主题,劳动也是敦煌普遍存在却容易被普通大众忽视的题材——相较于大气恢弘、绘制精美的佛传、本生、经变和历史场景,生产和劳动场景的塑造往往显得粗砺质朴。54组装置阵列有序排列,灰色金属底座上放置的是艺术家收购于敦煌当地农村和二手闲置网站的各类手工劳动器具。通过一体化3D雕刻技术和经来自浙江东阳工匠的手工打磨,这些曾经作为劳动阶层及其所处生产关系中所留下的痕迹旧物,被赋予新的想象空间和美学意义。观众穿梭于装置阵列之间近距离观看,更像是在故意制造出的集体无意识氛围下,对于理应在场却缺席了的主角的同情和共鸣。

文/陶寒辰